甘薯又稱紅薯、白薯、紅苕、山芋等。甘薯不但營養價值高,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近年來,國際上對甘薯的營養保健作用及藥用價值越來越重視,在不少發達國家甚至形成了食用甘薯熱。為了幫助大家認識和了解甘薯食品,現特請四川農業大學的秦文教授就相關知識作一介紹:
目前甘薯食品主要有粉條、粉皮類;蜜餞類,如連城紅心薯干、甘薯果脯;小食品類,如香酥薯片、油炸甘薯片;糕點類,如甘薯點心、薯蓉;糖果類如軟糖、飴糖;飲料類如甘薯乳。下面介紹幾種甘薯制品的加工方法。
甘薯酥糖
產品特點是具有甘薯的特殊香味,酥脆無渣,香甜可口。原料配方是糯米20公斤,鮮甘薯12公斤,菜油10公斤,綿白糖12.5公斤,飴糖7.5公斤,熟花生仁4公斤,熟芝麻1.5公斤。具體操作要點如下:
1、原料處理:將糯米浸泡12小時,瀝干后磨成粉。甘薯上鍋蒸熟,剝皮后切成小塊或搗爛。
2、混合:將甘薯與糯米粉混合均勻,裝入容器中壓實,切成4- 5厘米見方的小塊,上籠蒸20- 25分鐘至蒸熟。
3、揉捏:將熟料趁熱放入石臼中舂至揉捏均勻(石臼內預先擦一層植物油,以防粘連),直到沒有甘薯硬塊的斑點時取出,裝入盆內壓成坯塊。
4、切絲、干燥:將坯料切成6- 7厘米見方的塊,再切成3- 4厘米的片,最后切成6- 7厘米的絲,陰干。
5、油炸:油溫170- 180℃,將薯絲炸成表面微黃,用手能折斷時立即起鍋。
6、熬糖:白糖、飴糖加少量水加熱溶化后過濾,再下鍋熬至128- 130℃。
7、上糖漿:在熬好的糖漿中倒入油炸薯絲及熟花生仁,拌勻。
8、成型:拌好的料倒入案板上木框中,壓緊、壓平,最后用刀切成方塊即成。木框長寬各50厘米、高2.5厘米,使用時木框內側抹一層熟油,在案板上鋪上一層熟芝麻,以防粘連。
甘薯果脯
產品特點是甘薯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轉化糖,口感好,有鮮薯香味,韌性適中。原料配方是薯塊50公斤,白糖15- 20公斤,蜂蜜1- 1.5公斤,檸檬酸100克,水75公斤。制作要點如下:
1、洗薯:選直徑5厘米以上的鮮薯,洗凈泥土備用。
2、去皮切塊:用去皮機或手工將皮去掉,切成長方形或其他形狀的塊,長度不超過5厘米。不要切成細條,以防煮爛。切后用清水洗掉薯塊上的碎屑和淀粉。
3、硬化:把切好的薯塊放入石灰水中浸泡至表面有一定硬度為止,撈出漂洗干凈。
4、糖煮:將經過硬化的薯塊放入不銹鋼鍋內,加水、白糖、蜂蜜、檸檬酸,用旺火盡快燒開,約煮30分鐘,以薯塊熟而不爛為佳。
5、浸漬:將薯塊和糖液一同放入大缸內浸漬24小時,使薯塊進一步進糖。
6、控糖:將浸漬的薯塊撈出,單層平攤于籠屜上,薯塊不要疊壓,控去糖液。
7、烘烤:把籠屜放入烘房中烘烤,溫度控制在60- 70℃之間。烘烤時勤翻動,連續烘烤12小時,薯塊含水量降到16%- 18%時出烘房。
8、整型包裝:將出房的薯塊冷卻,除去碎屑和不成型的小塊,裝袋密封。
風味粉絲
特鮮肉味紅薯粉絲的配方為紅薯淀粉50克、水1000克、檸檬酸2克、玉米油80克、食鹽15克、白糖40克、鮮肉風味劑適量。蘑菇保健紅薯粉絲的配方為紅薯精粉1600克、水800克、甲基纖維素60克、精鹽10克、白糖適量、蛋白適量、干蘑菇粉適量。淀粉紅薯粉絲的配方為豆類淀粉5- 10克、紅薯精粉15O 克、明礬300- 50O 克、水量100公斤以下、食品風味劑適量。
制作工藝:準確稱取各種原輔配料,加水攪勻,防止出現干的顆粒淀粉。然后將粉絲機通電加熱,使水箱中的水溫升95度以上,再將和好的淀粉倒入粉絲機的料斗中,即可開機生產。從粉絲機口出來的熱粉絲,經過出口風扇稍加吹涼后用剪刀剪斷,平收在事先準備好的竹席上,于陰涼處放置6- 8小時,然后再稍灑些涼水或熱水,略加揉搓,晾曬至干即可。
注意事項如下:
1、自熟式粉機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淀粉與水箱溫度不高,易產生粉絲枯條現象。如出現這種情況,可在和好的淀粉中加適量的粉絲專用疏散劑。
2、在配料過程中,可以加適量紅薯粉絲專用增白劑與增筋劑。以改善粉絲色澤,提高粉絲筋力,從而制得各種高質量、各具風味的紅薯粉絲。
即食粉絲
加工工藝流程是淀粉→打芡→配料→加水合漿→糊化→成型→老化→松絲→洗粉→脫水→干燥→冷卻→檢驗→包裝→成品。配料是淀粉100公斤、明礬0.5- 1公斤、食用漂白精0.05- 0.1公斤、食用植物油0.3- 0.8公斤、食用鹽0.3- 0.8公斤、魔芋精粉0.05- 0.公斤。操作要點如下:
1、打芡:用0.15公斤干粉加入溫度為30- 40℃的溫水2- 2.5公斤,攪拌后過濾,然后再加溫度100℃的水30- 40公斤,此時應邊攪拌邊加入開水直到加完,并繼續攪拌數分鐘,然后冷卻待用,按以上配料,可用于50公斤淀粉加水與之混合。
2、合漿:合漿機內進行。冬天用手掌浸入粉漿中拿起后,粉漿能吊成片,夏天用手抓,五指上的粉漿能吊成線并保持5- 8毫米吊線不斷,則表示合漿時所加入的淀粉和水適量,而且合漿效果良好。
3、熟化和成型:可以通過“錘擊式粉絲成形機”、“夾套加熱式自熟粉絲機”、“不粘粉絲機”等進行成型。
4、松絲:松絲的目的是將粘接在一起的粉絲,松散為單根狀態的粉絲,以便于裝碗和烘干。用自熟式粉絲機生產的粉絲,由于糊化后馬上擠成粉絲,盡管采取了冷卻措施,但粘接性依然很大,同時由于粉絲剛從出粉口擠出時,在粘接性很強的情況下剪斷,其斷口更是較緊地粘連在一起,很難松開,因此必須進行一次松絲處理,才能將其分開。
5、洗粉:經過松絲后的粉絲,并沒有完全和徹底地將其完全分散,還應進行一次洗粉加工,使經松絲過后的粉絲被完全分散開,并將表面粘連的塵土和其它雜質清洗干凈。經過淘洗后的粉絲,撈出后,用布袋裝好,送入三足式離心分離機中將表面水去除,為了給裝碗工序提供方便,脫水時間不宜超過3分鐘,否則將造成粉絲之間的相互纏繞,使裝碗工作無法正常進行。脫水時間太短,烘干時能源消耗就會增大,并將延長烘干時間,影響生產效率的提高。
6、干燥:干燥是方便粉絲生產最關鍵、最重要的工序,也是設備投資最大的部分。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倉式低溫干燥機”、“單層循環式烘干機”、“多層式熱風循環干燥機”等。
甘薯豆腐
制作方法分為3個步驟:
1、將大豆洗凈并浸泡于水中15小時(冬季的浸泡時間約24小時)。
2、用粉碎機邊加少量的水邊將浸泡好的大豆粉碎成泥漿狀,然后加入缸中攪拌,將生成的豆汁過濾去渣,倒入鐵鍋內煮沸,溫度保持在100攝氏度左右。
3、在每7升的豆漿液中混合預先用粉碎機粉碎好的糊狀甘薯淀粉700克左右,輕輕攪拌1分鐘后,加入凝固劑50克。
4、大豆和甘薯的蛋白質會漸漸結塊地析出,放置片刻,倒入設有濾布的箱朵,壓出水分后移出箱外,切成適當大小的塊,冷卻即得甘薯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