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芋、旱藕、木宇這些名字北方人大多數人估計未能聽過,長江以南福建、浙江、江西、四川、重慶、貴州、廣東、云南、廣西等地都有種植,蕉芋根莖發達,多分枝,塊狀;莖粗壯,高可達3米。葉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0-60 厘米,寬10-20厘米,葉面綠色,邊綠或背面紫色;葉柄短;葉鞘邊緣紫色。總狀花序單生或分叉,少花,被蠟質粉霜,基部有闊鞘;花單生或2朵聚生,小苞片卵形,長8毫米,淡紫色;萼片披針形,長約1.5厘米,淡綠而染紫;花冠管杏黃色,長約1.5厘米,花冠裂片杏黃而頂端染紫,披針形,長約4厘米,直立;外輪退化雄蕊2(-3)枚,倒披針形,長約5.5厘米,寬約1厘米,紅色,基部杏黃,直立,其中1枚微凹;唇瓣披針形,長4.5厘米,卷曲,頂端2裂,上部紅色,基部杏黃;發育雄蕊披針形,長4.2厘米,杏黃而染紅,花藥室長9毫米;子房圓球形,直徑6毫米,綠色,密被小疣狀突起。花柱狹帶形,長6厘米(其中基部約有1厘米長與退化雄蕊管連合),杏黃色。花期:9-10月。
我們接觸芭蕉芋加工也有十多年的經驗,最早福建武夷山一家芭蕉芋淀粉加工戶找到我們想組建一套成規模的加工型企業。那年是2003年,從那后過了二三年廣東紫金縣一年上了二家客戶做芭蕉芋,第二年又增加了二套。那時我們對芭蕉芋的認知并不多,我們基礎在它和紅薯土豆加工相似,第一年我們安裝工,技術員在當地住了將近一個月,回來后報出的數據和設備缺陷讓我們想了很久,但這些缺陷并沒有客戶在意因為對于他們來講比 “土”辦法省事情太多,清洗是一道難題,因為芭蕉芋不規則,夾縫和根須夾縫太多,其次是破碎的粉碎程度,那年應該是2007年,我們在清洗和破碎上又下了一定功夫,第二年的二套設備經過優化后,讓用戶相對滿意。
通過這幾年,廣西、云南、重慶等地加工芭蕉芋淀粉廠增多,設備也在不停的去完善。我們也在其中看到芭蕉芋淀粉的優良特性,最簡單直接的從老百姓嘴里聽到的,上火了吃芭蕉芋粉糕就能降火,拉肚子吃芭蕉芋淀粉也有很好的作用。作用我們這種淀粉設備廠,我們注重的是芭蕉芋淀粉糊化后的淀粉粘度值和口感。
芭蕉芋淀粉我的理解應該是介于土豆和紅薯淀粉之間,又有紅薯淀粉的柔軟度又有土豆淀粉抗煮性。口感也介于兩種淀粉之間。而且芭蕉芋種植管理相對簡單。每年留種即可。畝產量可達到萬斤以上。這是紅薯和土豆都不能比的。
我廠在廠區內劃出一片地實驗型的種植一些芭蕉芋,看是否適合河南的氣候,只要單株產能能達到15斤,淀粉含量能在百分之二十,這個就值得我們去推廣,因為種植它確實比其他農作物要實在!